由于失业有一段时间,面试了属于惠城区,仲恺、东江高新区,数码工业园,’惠阳区,这几个地方的工厂,
总体给出福利好的地方,都是仲恺那边的工厂。毕竟都是电子厂,待遇好些。
而惠阳区那边的工厂还有很多落后的制造业,他们也在为自己制造业而升级,购买所需的设备
但是,在招人方面却给出的待遇不怎么样,有时在想,设备都几十万上百万的买,却舍不得那点工资给人。
还搞六天制上班,然而在仲恺上班的,最差都是大小周工作制。
面试过很多企业,
有些企业真的是教科书式,先填表,然后出试卷考试,(非常正规企业要考试)考的过,
人家就出来跟你聊两句,聊就聊呗,问的问题也是教科书试一套套问一下来,不能按照教科书式的回答人家以为我是一问三不知。(不过也不能怪人家,只怪自己读的书少)这种就是正规军跟非正规军的技术较量。一个是读到大专以上毕业的技术员,一个只是读到中专的技术员,剩下的都是自己在工作上的实践中。却败在教科书上的理论。
另一种企业,我是深恶痛绝那种HR专员,要问七问八,搞到像审查那样。好像没过的了HR那关,就见不到下一轮的部门经理面谈。
另一种企业,没这么多要求,上来就是直接部门经理面试,不用考试,不用过HR,这种面试简单也谈的来。
聊的来就能聊上一个小时多。也能知道些企业状况。
还有一种企业,首先学历要达到他们的要求,才有机会面试。比如(大专以上学历,经验两年以上)。工作职责。
可我就是没有面试的机会。经常感叹,我只有(中专学历,工作经验有八年)却换不上一个大专学历的资格吗?莫非,又要掏钱买个大专学历?
说明一点(本人从事技术类工作)。没有大专学历以上,人家就觉得你不怎么样。
总体面试10家就有6家通过面试有,通过率60% 。归功于有工作经验。
楼主本人从事过,港资企业,台资企业,韩资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就差日资企业没进去工作过。
工作也有10年了,观察很多制造业的工厂。
说实话,中国很多企业一直都是模仿人家的模式走。
外资企业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的时候,人家都自动化生产了,
我们的民营企业还在手动,落差10年。好在我们一些制造业也开始升级购设备追赶人家。
工作心得
港资企业不怕你办公台上乱七八糟,把事做好了就行。上司就怕你超越他。(从事两年半)
台资企业就是干死你,不怕你什么都学。
韩资企业不会就说不会,不能吹嘘自己。找借口。
民营企业就是行政上的事跟技术一起做。多职位,工资却一个样。
股份制企业 福利好,制度很严格。计划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