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州市中心城区(惠城区、惠阳区)做过了多次惠州公共汽车(惠州公交、交投巴士、惠城公交——东江公交),现在对惠州公共交通非常感兴趣,想在这里说一下惠州公共交通的利与弊,同时提出建议。希望惠州市公共交通运输总公司能够采纳,也希望网友也能积极献言,共同参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建设。
1.如图所示的公交站牌(在龙丰街道上排小学拍摄),有站距提示,这很好。美中不足的是,只限于惠城区(包含现在的仲恺区)惠阳区还未进行推广使用,而且这些站牌主要集中在三环内,过了三环内就很难见到这一类的站牌了。而且,部分公交线路(涉及东江公交等)没有站距提示,搞到乘车市民要用惠州公共交通微信公众号的实时交通专栏查询,这很不利于建设惠民之州,希望有关部门可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担忧。
2.要多点增加港湾式候车亭以及改造公交候车亭。发现环城西一路、环城西二路只存在直接式候车亭,不存在港湾式候车亭,南门路水门桥公交站等只有简陋的候车亭,不能满足居住在桥西街道办事处的惠州(东江粤语)本地人等车的需求,希望对于候车厅的问题公交公司要给予高度重视,不要再拖延下去啦!惠州速度要提速啊!
3.公交车报站要增加多种方言。以前惠州公交报站有普通话、广州话,后来由于客家人的阻挠调整为普通话、英语,现在的惠州公交只有普通话报站,这容易给外地游客产生误解:惠州是一个广东本地人占主体的城市,广东话应该通行无阻,但惠州人在生活中只使用普通话,这不完全符合广东特色。惠州市是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文化交汇地,广州话、客家话、潮汕话都能在循州大地的适合地点使用,因而惠州市珠三角主要的多语言通行区,不能行为推广普通话而废除粤语等本土语言报站(我哋惠州人天生识讲粤语等多种地方语言,唔係所谓嘅捞头),这样很不尊重惠州本土文化,建议应该增加广州话、客家话、潮汕话报站,以方便本地市民乘车。
4.司机素质问题仍需要提高。我在镇隆市场上169路车到秋长镇因在公交站点50米外上车被一司机骂:你下次上车能不能及时点啊?过了那么久你才醒悟过来啊!还有途中坐车时一男子因重复按铃被这名司机骂了:你有完没完啊?别人已经按了一次了,你还按?你有完没完啊?吵死人了。惠州作为国家二线文明城市,司机素质不能太低,惠州市的公共交通运输公司真的要反应一下了,先教会司机做人,再让他上路开车,否则会抹黑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金字招牌。对素质完全不达标的司机,应该给予开除处罚,永久不能从事公交运输行业,并列入失信黑名单。
以上这些问题是我亲生经历过的,希望公交公司能够重视一下这些问题,西柚们如果有什么吐槽公交公司的,欢迎来这里吐槽。总而言之,惠州公共交通一定要重视这些问题,否则会严重影响我们惠州的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