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夫人学前班同学、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校友、大学一个城市、工作在惠州和深圳,然而初中过后并没有太多交集,一直是QQ和朋友圈互损好友。
缘分开始在20年的这次疫情,我俩都是武汉伢,她过年回家封城被困,我因公留守惠州,看到夫人苦闷的圈动态,两颗不算年轻的心就此碰撞,开始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如同夫人的奶奶说的那样,完全是看在两家太熟悉的关系上才终获批准(两家的距离徒步7分钟左右啦),所以互见家长、双方家长碰面、定亲、婚礼,一切都一蹴而就。
为了遵循老家的规矩,长期在外地的我俩今年往返武汉4次,万幸的是恢复通航之后,机票便宜到打骨折(高铁立马不香了),11月终于圆满礼成,抱得夫人归,因为和夫人的
性格很互补,我们在准备婚礼的前期工作中并没有觉得太辛苦,现在回忆起来都是幸福的小瞬间,当然中间也会有不和谐的小插曲,但都被彼此性格的优点及时的化解掉
有人说,准备婚礼就像房子装修一样,两个人适不适合在一起从准备婚礼和装修房子的过程中可以感受的出,我很感恩,我终于找到了我的肋骨,找到了房产证上我名字旁边的同伴。
篇章1:互见家长
决定两个人合法的在一起的时候,是在炎热的8月中旬,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后,迅速买票回老家见叔叔阿姨,嗯,都挺满意的,我呢,被说是态度踏实靠谱,可以照顾到夫人的小情绪。
夫人呢,老头老娘相当满意,是旺夫的首选(能管住我,行事雷厉风行),嗯,挺好。带着一箱莲蓬和热干面满载返粤。PS:热干面其实有即食的(不是像方便面包装的那种),常青麦香园
店里有卖碱化过的面条和调好的酱汁封装打包哦,带到目的地后放入冰箱可以保存一个星期呢,拿出来面条用开水煮多1分钟捞起淋上芝麻酱跟现做的一个味儿:香!!

篇章2:领证
因我是老家的户口,夫人是深户,返粤后决定临近在龙岗区登记就好,于是在民政局公众号上提前预约(本来想要去网红打卡点福田民政局,但太难约),选了个吉日,看了下风水,
领着夫人极其顺利的办完证,留下无数合影,吐槽下龙岗区民政局门口的志愿者:名义上拿着相机帮你合照,其实是给你推销婚纱摄影婚庆诸如此类。嗯,可能是潜规则,工作人员
在旁边睁一只眼闭一只罢了,随后享受婚前体检的福利,抽血、验尿、婚前的其他体检(需另外约时间在当地妇幼补做)
篇章3:拍结婚照
能想象一下我们拍结婚照的价格咩,3500,真的,就3500,联络朋友的朋友的摄影工作室,夫人以前玩过摄影,做过两年义工,深知里面的弯弯绕,但摄影师还算靠谱,老板和老板娘
也比较爽快,取消掉所有表框打印纪念品只保留一张海报,棚拍3组,市内外拍一组,5000的单子砍到3500,交定金约时间,拍摄的当下,戏精附体,摄影师要什么样的表情我们马上200%
的输出,嗯,绝配。

篇章4:提亲
老家规矩的保留项目,岳父本为了避免我们两地奔波,想和第一次家长见面的环节合并在一起,但规矩就是规矩,在老一辈人的提醒下,我们第三次回汉,买礼物,准备彩礼,领着老头老娘前往夫人家,
和夫人家的亲戚们侃侃家常,吃吃酒席,嗯,也是超级顺利。9月,我们提着一箱莲蓬又返粤啦
篇章5:婚礼前准备
嗯,着实有点小麻烦,特别是身在外地的我俩.....
part1:定酒店,和夫人在定亲回汉时看了一天的酒店,对比场地大小、停车条件、菜式、酒席价格、婚庆形式、地理位置综合反复判断,半个月后身在在广东在老家当地定下一家算合心意的酒店,
然后开始了长达2个月的线上联系。跟岳父和老头要了大概的名单,跟酒店邀请拟开15桌(预留2桌临场加,但最终有点悲剧,这是后话了),要了酒店的婚庆,婚礼纪定的化妆师,算是初战告捷。
part2:换家具,和夫人在广东定居,但结婚嘛,老家的家具还是得换一换,不光是图个喜庆,平时爸妈用的也舒服,找了夫人的表妹夫的朋友,老妈亲自出马砍价,娶到媳妇儿心情靓到不行,价都不咋还,一小时看完下单搞定。
part2:定伴手礼请柬。礼袋、旺仔、喜糖、烟,淘宝选ins风爆款没错的。苦了老娘在家奋战2天,完成了170份的包装,后来我手残觉得不好看,花了一个晚上和老头老娘重新修正了下,哎,该死的强迫症
part3:定婚车,同学朋友亲戚很给力,半个小时的电话,搞定
part4:夫人的嫁妆,大物件小物件的零零总总,反正啥都选红色的就对了,杯子、花瓶、热水瓶、盆、被子、衣架、镜子、梳子......嗯,老家的民国浪漫,小到指甲钳都是粉红的,^^
part5:从工作室免费借了婚纱, 预付了两百的干洗费,浩浩荡荡杀回了武汉
part6:婚房布置和房屋清洁,嗯,着实为难了我,直男的玻璃心,酒店彩排,嗯,顺利的,酒店现场布置及套餐安排,不满意的,由于上一任业务员变更的关系先前答应的内容有点变动,夫人有点生气,还好最终
商定的内容还算圆满,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篇章6:接亲
5:30早起,6:00婚车出发前往花店扎花,7:30一行15人过夫人家里开始过五关斩六将,准备了大大小小几百个红包,唱歌跳舞被涂彩,嗯,有点难。终于进到夫人的闺房啦,夫人心疼我,使了眼色告知婚鞋的大致方位,
娘家人也不再刁难,哄笑声中抱得美人归。PS:关于接亲人数、车辆个数,老家的规矩是,单进单出,双进双出,不管去的数量如何,最终一起回到我家的数量是双数就好,按老家的规矩难方需要带去鱼肉柴,
对,很古朴的那种,按夫人后来的总结就是,很有仪式感;关于红包,5块、10块、20块、50块、100块数量不等,其他几个大包也得单独准备给到小舅子和夫人家的几个堂弟表弟啦,给到才能见到;关于去的人员配置,
长辈2位,伴郎2位,车主6位,摄像1位,代表2位(已婚有子嗣且家庭幸福),姑娘2位(未婚即可)。回家后稍作休整,接亲团提前出发酒店准备中午的婚礼啦
篇章7:婚礼
迎宾,入座安排。人气爆满,没有算上外地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预备了15桌(预备多加2桌),最终来了19桌,另外的两桌没办法到加在了礼厅外,抱歉抱歉,因为礼拜天的关系,大家都带了小孩来,太有面儿了!
婚礼开始,灯光秀、开场白、答谢来宾、从岳父手中接过夫人的手、爱的告白.......林林总总,回想起来,有点泪目。夫人的真挚,岳父母的嘱托,大家的祝福,这一切的一切,化作幸福装进我的心里,感恩。
结束后逐一的恭送完亲朋好友,我和夫人在酒店大堂静静的坐了半个小时,互相捶捶背捏捏肩,老夫老妻样儿的互道安慰,末了,一路睡回我们的家。
想说的话:迎宾合理安排很重要,男方女方的大致座位方位,亲朋好友的辈分高低,都需要考虑,不然就像我一样有点乱,婚礼还因此延迟了半小时,囧;婚礼主持人很重要,选主持之时特意要求看了之前的现场视频,才得以最终敲定,
现场主持时,气氛控制的很舒服,得到一致好评啦。
篇章8:闹洞房
与其说是闹洞房不如说是闹新娘,街里街坊坐满家里的客厅,夫人倒茶、递烟、拿瓜子,遇到刁难也化解的游刃有余,我被请出厅外,门外默默欣赏夫人的表演。嗯,夫人强大。
终章篇:回门
在家和夫人吃喝睡,猪附体了三天,小舅子来家吃吃酒席,领着重重的行李载着我俩回到夫人的青山区的家里,因为第二天要赶飞机的缘故,我和夫人就没有参照老规矩:回娘家吃顿饭再回到婆家,待在夫人家直到
登机返粤。嗯,圆满礼成,心怀感恩。
从前期求婚到末了的婚礼,历时3个月,和夫人共同携手走过来的这一路,带着爱欣赏沿途的风景、体验过程的辛酸、享受事成的成就感,感到无比知足。
一房三餐四季,七情六欲五味。嗯,幸福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