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邻华侨城,位于惠东县城中心,东至城西居委会的园边巷、南至营盘路和平深路、西至二河仔、北至西枝江边,四通八达,新文化广场、文化馆和西枝江公园都坐落在辖区的西部。

///
据这里的人说,以前金光还包括了华侨城,后来才划分了出去,自此华侨城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从金光的老城变成了新城,到现在仍是惠东最繁荣的地方。

现在这个区域规整的房子,就是2000初惠东的新城区,当时的华侨城指的就是这里。

在华侨城五十米大道以上部分还没发展的时候,平山只有红光和金光,这两个社区隔着一条惠东大道。经过大力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逐步进入了“华侨城时代”。

江南路旁的旧城改造
城市面貌的改变和城市功能的提升,离不开“改造”这两个字,二十多年来,惠东的县城真真正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曾经江南路旁的曾经的旧城改造息息相关。

那时候丽江东岸还没有建起来,这一片旧城区的房屋已经很老了,而且大部分还是小瓦房,路边杂草丛生,已超过了瓦房的房顶,旧城改造也是紧跟风潮,陈旧的老街区、低平的旧瓦房被高楼大厦所取代。

很多儿时的记忆也随着旧城改造的搬迁及城市的快速发展渐渐变成回忆。

///
金光社区地形以平原为主,现在整个社区基本实现道路巷道硬底化。

位于县城中心
快速发展的金光社区
日前侨金路还在升级改造,整个路段有多处已经开始施工,侨金路原来是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两旁没有设置明确的人行道。

这次改造将把道路两旁尽量打平,铺设人行道,安装花池种上绿化植物,并安装路灯;道路中间的主路面也将铺设沥青,提高道路通行便利性,也有助于提升周边市容市貌。

有趣的是,看到路边的路牌,你就知道自己在金光,因为这里很多都和“金”有关,就像金光路,侨金路,金盘路。

随着华侨城的饱和,这里也慢慢受到了辐射,靠近华侨城的一边,已经有了新面貌!


走在村前路,可以看到预计今年秋季就能投入使用的西枝江小学正在施工,目前三栋大楼主体已经封顶,以前这里是平山三中,学校拆除重建,很多人都说,自己的母校没有了!

商业街是城市商业的缩影和精华,大家可能只知道大岭有个商业街,其实在金光,也有个同心商业街,这也是近几年才建起来的,村前路一条路有很多临街商铺,足以见到,这里发展之快。


不得不说,金光一定程度上还丰富了惠东人的夜生活,每到晚上,这路的奶茶店都会坐满年轻人,街道上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这里无论是人流还是车流都比以往要多了起来,这——就是发展中的金光。


以后路江南路东北段完工后,无论去惠城还是稔山,都能更加的快,而且缓解减少县城交通压力。

保留着老平山味道
老城区面貌的金光社区
市场,充满市井气息的地方,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去市场,但每天都能看到一些老人家特地坐车来买菜,金光三利市场便是如此,这里吵闹却抚凡人心,关于市场的记忆历久弥新。

县城大楼王一巷的大楼王饼家,1940年在平山诞生的牌子,至今已经有81年,对惠东人来说并不陌生,大楼王月饼,一如既往的传承具有传统客家特色风味的月饼,这些老平山的味道,是多少惠东人的乡愁。
///
金光在发展,却有它的另一面!


穿过摇曳时光,弯延狭窄的穿街小巷,有着平山老城的墟市痕印,斑壳残旧的青砖瓦房,墙角错落里长满的青苔杂草,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周围斑驳的房子和新建的小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身是“金光小学”的平山第六小学,现在学校外墙重新布置了,焕然一新!

///
那金光有没有代表性的建筑呢?——有!
三王宫祖庙,大家都叫三王爷,可以说是这里的地标性代表,逢年过节都会有人来拜神。


三王宫还是惠东的第一批历史建筑,除此之外,小编偶然发现,这里有个石古井。虽然没有像街尾井那样被大家所熟悉,但是这个石古井来历也不小,和三王宫一样,也是惠东的历史建筑,属清朝年代的井泉。


///
时间见证着城市的变化,它以前的样子会被牢牢记住在脑海里,金光就是那么特别,有老城区的旧味道,也在快速发展着,以后,你又会是什么模样呢?